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 林子皓 從鯨豚談聆聽自然

(2015/11/22)聽到題目,我原想像是談鯨豚這類迷人的海中巨靈,以其聲波能力所構築的獨特感官世界圖像。然而今天來到關渡自然公園,講師林子皓卻帶出了更深一層的議題範圍,即自然環境中,相對於風景的所謂「聲景」的概念,因此也必然觸碰到人與自然的關係,發展與環保的敏感衝突。講座一開始我超不安的因為看到現場竟有許多小朋友啊啊啊,一則擔心這是兒童講座我根本入錯場啊不會吧XD,二則孩子們超愛插嘴搶話發言,好在講者對場面控制熟練且內容也豐富,深入淺出地帶聽眾從鯨豚研究的學術角度切入嚴肅環境議題,對我來說「聲景」的概念更是種迷人的(文學性的?)想像。

演講結束後我到公園內的賞鳥小屋待一陣,帶著剛買來第一次出門的Nikon望遠鏡尋覓遠方濕地的鳥群頓時彷彿都專業了起來(根本自我感覺良好XD)。雖然相較過去經驗,今天鳥兒並不多,但清楚看見兩蒼鷺旁有隻埃及聖䴉,在水池中悠哉地擺動彎弧的黑長喙梳洗羽衣,不時展開的雙翼飽吸著夕陽金光在風中擺搖,這美麗身影我靜望許久,才愉悅地離去。


=================以下筆記=================

【聆聽海洋中的金絲雀:從水下聲音探索鯨豚日常生活】
講師:林子皓/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員 (台大鯨豚實驗室 )、台灣聲景協會

一開始林子皓講師提到自己會從事鯨豚的聲音研究,正是因為中華白海豚。他在大肚溪口等白海豚,等待常就與船長喝啤酒XD。這時麥克風放海裡,聽到奇怪的嗶嗶聲有所警覺,果然在一公里外看到白海豚,這啟發他對鯨豚聲音的興趣(雖然教授吐槽他做這主題會沒飯吃)。後來他也與<搶救寂靜>的作者范欽慧組織了NGO台灣聲景協會,強調:海中不只有風景,也有「聲景」。

鯨豚是哺乳類,毛髮是哺乳類最重要的特徵,圖上可見海豚仍有毛細胞,但出生後毛就脫落了。氣孔演化至頭頂使換氣方便,牠們不等完全浮出水面,而是在水下零點幾公分就開始噴氣。鯨豚會發出兩次聲音(稱為Buzzes聲),可判斷鎖定物(獵物)的距離,這是牠們使用聲音的方式,即回聲定位系統。研究者將行為紀錄器貼在海豚身上,由此就可知其覓食深度,了解生態狀況。

(這裡講師提到曾經有廠商廣告說讓小兒麻痺患者與鯨豚共游幫助復建,效果極好,因為其超音波有療效。若此為真,其實讓患者與蝙蝠共處一室也應該有同樣效果。因此這是廠商胡謅的噱頭,與鯨豚共游的功效頂多是心情愉悅也許對身體有幫助。)


鯨豚聲音類型大致可分寬頻的滴答聲(用以找獵物)與窄頻的哨聲(用以溝通)。通常動物的體型連帶著發聲器官大小,與發聲頻率有關係(小動物聲音尖細、大動物聲音低沉),這在鯨豚也通。抹香鯨、虎鯨的脈衝聲,每個家族都有獨特的節奏密碼。鯨豚哨聲是複雜的曲譜組成,有人認為可能有語言存在,但科學家至今仍無法解讀。以白海豚為例,移動旅行時發出單調聲音,社交活動時則哨聲多變,這與人類行為也類似。鯨豚個體被隔離時會發出重複的哨聲(可能意謂"HELP"?),母子分離時也會發出其獨有的簽名哨聲以供辨識。

講師放了一段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錄到的大翅鯨歌聲,以及Roger Payne分析在夏威夷冬天錄到的大翅鯨歌聲的結構。這些歌曲通常為單獨的雄性個體所發出,每年歌聲的結構都會有些許改變。有趣的是科學家曾記錄某次當澳洲來了別的大翅鯨族群,帶來新的歌聲,竟使40%的個體改變原本歌曲。本來每年的微小變化,這次卻是在兩三年的短期快速改變,因此這可說是"CCR"(Cross Cultural Romance,原來講師根本鄉民!XD)。

然而海豚的聲音都極像,實在很難區分每種海豚的哨聲,這點被研究鳥類的學者嘲笑(XD)。


如果像前述的在火力發電廠看白海豚,等八小時只能看兩秒超沒效率,且水面活動只是鯨豚活動的極小部分,大多還是得靠水下監測。因此他們改以價值20萬的"應用被動式聲學設備",可日夜連續監測也不干擾動物,收穫非常大,卻常會被漁民底拖網帶走要贖回(綁架勒贖啊囧")。後來東部海域有造價兩億的海纜觀測系統,在海床上放置麥克風,以及電腦自動化監測系統,非常棒。但前幾年突然失去訊號,估計也是被底拖網弄斷,若要修復可能又是幾個億,所以至今無奈。

(戰爭時期科學家曾在東太平洋聽到深海中有52Hz的神祕訊號,每年固定時間在阿拉斯加外海,有人推測這可能是全世界最孤獨的神祕鯨魚,講師說這肯定是唬爛XD)

對台灣沿岸白海豚的長期研究,主要在苗栗後龍、雲林台西(六輕南邊)、外傘頂洲。嘉義外傘頂洲是消失的國土,一百多年前甚至有一條街,當時屬雲林縣,有一百多戶人家且有門牌號碼(還種西瓜)。白海豚習慣生活在淺水處,不會擱淺,講師所拍攝照片中的白海豚跳躍處,水深才3~5公尺(甚至在岸邊海釣就有機會看到)。研究中可知白海豚的繞圈行為(捕獵)隨著潮汐活動,且其季節分布與河川流量變化有關(淡海水交界處鹹水區大小)。另外像是颱風過後,土地沖刷使河水混濁,白海豚也會減少,因為混濁河水會造成牠們皮膚病,牠們的獵物也不喜此處而離開(例如鰓會阻塞等原因)。其實,沿岸鯨豚的保育與岸上的我們息息相關。


在中港溪口錄到的石首魚的聲音(用魚鰾發聲),這是白海豚主食;而只差十公里的外埔漁港,則可聽到槍蝦(聲音甚至可震昏獵物),晚上的海其實像夜市一般熱鬧。「聲音真的有風景!」講師說。而他本以為自己的聲音探測是全台第一獨門發明,後來才知雲林很早就有漁民找水電行作探測設備,辨別聲音找魚群。有實驗牡蠣在不同聲音環境下的附著率,證明牡蠣也會受聲音影響,海洋噪音確實可影響無脊椎生物,因此「海洋聲景」是重要的環境特徵之一。

然而目前人為影響像是貨輪噪音,以及空氣槍找石油的噪音,這些都是嚴重的海底噪音威脅。人也許有各種方式隔絕環境噪音,但海洋生物卻無法選擇環境。講師說:白海豚當然會轉彎,問題是轉去哪?轉彎意味著棲地無可彌補的喪失。911事件後全美港口管制,貨輪停止航運。因為美國是海運樞紐,據研究整體環境噪音因此低了6dB。大西洋研究小組由露脊鯨糞便的腎上腺皮脂素,也發現明顯壓力降低的證據,可見人為影響甚鉅。由圖表可見水下噪音對鯨豚產生的各種影響,包括聽力損傷、棲地喪失、鯨豚受干擾而急速上竄造成的潛水夫病、引起擱淺等。其中提到離岸風機架設的問題,在水中打樁的噪音可擴及20~50公里遠。

講師放了一段TED影片,是Bernie Krause短講「自然界的聲音」。以聲音資料為論據,談選擇性砍伐的新方式:「疏伐」,而非整片區域的砍伐。

(Bernie Krause的TED短講:「自然界的聲音」)


最後,林子皓說到:「聲景」,不是強調寂靜,而是保有自然的多元性;然而由於人類活動的噪音,造成這些聲音都不見了。也許景觀依舊,但生態的破壞常常也伴隨聲景的改變。希望越來越多人能透過聆聽,參與海洋與環境的保育。

在QA時間,有人問到能否用技術消除海洋噪音?講師說這種運用相位差主動消除噪音的技術只能針對小範圍,在海洋那樣公開環境沒辦法,反而會成為噪音源。當然或許有些可以用氣泡網隔絕特定範圍,或是工法改變,例如鑽洞可能比打樁好,雖然成本較高,但是廠商應考慮面臨環保抗爭造成拖延甚至像國光石化那樣停工,可能更得不償失。

這種技術解決的思考,講師提及曾有產業人士或老師提出乾脆用生物基因技術育種白海豚,但他認為重點應是在環境,否則做這種育種技術是沒有意義的(唉這讓我想到侏儸紀公園也有同樣對話!)。公民參與及關懷,比法治更重要,台灣才能進步。然後請大家到「台灣聲景協會」的粉絲團按讚!XD

這時觀眾席有位呂老師(好像是他們認識的自己人)也補充說:例如山椒魚、櫻花鉤吻鮭這些物種本身的復育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棲地維護,人工繁殖是下下策;正如名貴狗一樣,人工育種使用近親繁殖,消滅了基因多樣性,使狗兒常生病,反而是製造更多問題。

聽了今天這場演講,我想起也可補充一段自己以前印象深刻的摘錄,出自卡爾.薩根的<宇宙.宇宙>一書:

「美國生物學家潘恩計算過,利用二十赫茲的聲音頻道,兩隻鯨魚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兩處的深海裡互相通訊,一隻可能在南極洲的羅斯冰棚外,另一隻或許在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在鯨魚的大部分歷史中,牠們已經建立了全球的通訊網絡。或許當彼此間相距一萬五千公里時,牠們所吟唱的曲調是情歌,滿懷希望地傳送到廣闊的大海深處。

數千萬年以來,這些巨大、聰明、具有通訊能力的生物,基本上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持續演化。然而隨著十幾世紀人類發展出汽船,帶來了噪音汙染的不祥預兆,而等到商船及軍事船隻益發眾多,海洋裡的背景噪音,特別是二十赫茲的頻率,就變得越來越顯著了。......我們已經把鯨魚彼此間的通訊給切斷了,這些數千萬年來善於通訊的生物,如今已然沉默。」



台灣聲景協會FB
https://www.facebook.com/soundscape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